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7-06-22 13:48:32 来源: 点击:
会计学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方向:注册会计师方向二、学制:四年
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审计、财务与会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会计、审计操作能力,能够在会计师事务所及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及其他经济组织从事审计、会计、财务、税务、管理咨询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五、培养要求: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会计、管理、审计、相关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财务与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等方面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审计、财务与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 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 熟悉国内外与审计、财务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
4.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审计、财务与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5. 了解审计、财务与会计的理论前沿、发展趋势与实践改革的动态;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 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
8. 逐步积累和掌握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基本知识。
六、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七、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概论、管理学原理、统计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原理、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财务分析、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等。
八、学分要求:
学生在修业期限之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取得培养计划规定的最低172.5学分方可毕业。
一、专业方向:国际会计方向
二、学制:四年
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中外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会计操作能力,能在内外资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会计中介机构及我国境外企业从事会计实务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五、培养要求: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会计、管理、财务管理、相关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中外会计、审计等方面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会计、审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 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 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
4.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5. 了解会计的理论前沿、发展趋势与实践改革的动态;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 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
8. 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并具备应用英文处理会计工作的基本能力。
六、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七、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概论、管理学原理、统计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分析、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等。
八、学分要求:
学生在修业期限之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取得培养计划规定的最低172.5学分方可毕业。
一、专业方向:管理会计
二、学制:四年
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会计、财务、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会计特别是管理会计的专业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及其他经济组织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五、培养要求: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掌握会计特别是管理会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会计、财务、企业管理等方面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管理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成为执业能力较强的管理型会计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 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特别是管理型会计所需的预测、决策方法,以及内部控制和业绩评价方法;
3. 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
4.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管理型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5. 了解会计的理论前沿、发展趋势与实践改革的动态;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 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
8. 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和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
六、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七、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概论、管理学原理、统计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原理**、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规划与决策会计、控制与绩效评价会计、财务分析、审计学等。
八、学分要求:
学生在修业期限之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取得培养计划规定的最低174学分方可毕业。
财务管理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制:四年二、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财务管理、会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等各类企业以及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管理咨询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会计、管理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四、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掌握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成为执业能力较强的财务管理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掌握财务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并具有进行财务预测分析、决策分析、财务能力评价分析等方面的实际能力;
3.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动手能力较强;
4. 熟悉我国有关财务、税务、金融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自觉守法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5. 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与实际工作能力;
7. 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和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
8.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五、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六、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概论、管理学原理、统计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金融市场、财务分析等。
七、学分要求:
学生在修业期限之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取得培养计划规定的最低173学分方可毕业。
审计学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制:四年二、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及审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通晓审计、会计准则及相关的经济法规,掌握现代审计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从事会计、审计和管理咨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四、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相关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计、审计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审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审计学、财务会计、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熟悉我国有关财务、税务、金融、审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国际会计和审计惯例,具有较强的自觉守法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3. 掌握审计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4. 熟悉审计的基本准则和一般流程,掌握分析并解决审计案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 具有分析解决审计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计算机辅助审计操作的能力;
6. 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与实际工作能力;
8. 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较强的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9.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等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审计等实际问题。
10. 逐步积累和掌握参加各类审计、会计考试的基本知识。
五、主干学科:工商管理、法学。
六、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金融学、经济法概论、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原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内部审计学、内部控制实务等。
七、学分要求:
学生在修业期限之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取得培养计划规定的最低172.5学分方可毕业。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8号
邮编:300384 电话:022-23799800 传真:022-23618680
津ICP备05011647号 津教备0218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232号
邮编:300384 电话:022-23799800 传真:022-23618680
津ICP备05011647号 津教备0218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232号